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ChatGPT已成為當今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代表,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AIGC賽道。最近,ChatGPT流量數據的持續下降引發了市場的各種猜測和擔憂。其中,許多投資者擔心,6月流量負增長可能會影響人工智能的整體投資情緒。
月訪問量環比下降
7月4日,網絡分析公司Similarweb發布數據稱,ChatGPT6月份的全球訪問量環比降幅9.7%,獨立訪客(獨立訪客數指有多少臺電腦訪問,一般以COOKIE來統計。一般來說以獨立訪客作為網站的重要指標比較可信)數量環比下滑5.7%,為ChatGPT2022年11月推出以來首次。其中,美國的訪問量6月環比下滑10.3%。此外,用戶使用ChatGPT的時長也在下降,5月的每次訪問時長下降8.5%;6月的時長數據暫未出爐。
實際上,ChatGPT5月份的訪問量環比增速就已經下降至2.8%,外界普遍猜測6月份將陷入負增長,本次數據發布可謂驗證了外界猜測。
順帶一提,今年1-5月ChatGPT的訪問量環比增速是持續下降的。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ChatGPT的訪問量環比增幅分別為131.6%、62.5%、55.8%、12.6%和2.8%。
對于Similarweb公司給出的數據,其他公司也有數據驗證。網站數據分析工具imilarWeb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ChatGPT的訪問量環比增長131.6%,到了5月,這個數字變為了2.8%。另據咨詢服務機構AceCamp整理的數據,幾乎所有的AI聊天機器人,在用戶數量上的增長都已停滯,甚至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下圖可以看到,在度過了年初的高增長階段后,各個大模型進入4月后的總體增速開始明顯放緩,不過ChatGPT仍然是最受關注的那個。
大模型降溫了嗎?
那么ChatGPT的月度訪問量環比增速下降,是否意味著AI大模型降溫了呢?
或許這只是一個統計口徑選擇而帶來的誤會。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爆款AI應用,ChatGPT的客戶群體主要包括了兩方面:其一,ChatGPT網站自身的C端用戶;其二,使用ChatGPT對外API接口的各種下游B端應用。ChatGPT今年一季度就開放了對外API接口,這是ChatGPT平臺為了方便開發者使用平臺功能、提高效率而設計的。
值得注意的是,Similarweb僅統計網頁訪問數據,即只有通過網站訪問ChatGPT的C端用戶這方面,而未包括通過應用程序接口(API)訪問ChatGPT的B端這方面,因此不能簡單以此數據評判ChatGPT的增長情況。
據Similarweb統計,OpenAI的開發者網站的6月訪問量環比上漲了3.1%。由此來看,雖然C端訪問量環比下降,但B端環比數據還是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
更重要的是,OpenAI的商業模式并非將ChatGPT打造成一個靠用戶流量和廣告支撐的業務,而是更多地著眼于為企業提供API服務。
因此,ChatGPT的流量下滑對OpenAI的商業布局的影響有多大,難以簡單得出結論。
實際上,C端用戶增長放緩也許恰好符合公司預期。從OpenAI近期的表態、做法來看,該公司有意“限流”,訪問量滯漲并不意外。
早在4月5日,OpenAI就曾停止ChatGPT Plus付費項目的售賣。隨后在5月16日舉行的AI國會聽證會上,OpenAI CEO Sam Altman抱怨了“幸福的煩惱”:由于計算能力瓶頸,使用ChatGPT的人少一些會更好。
在6月初流出的閉門會議紀要中,Altman進一步明確了OpenAI的產品戰略——將ChatGPT打造成超級智能的個人工作助理,吸引更多企業接入其API,而不是爭奪客戶流量。
為了踐行“不與客戶爭流量”的諾言,OpenAI積極推動API服務降費升級,已在6月宣布對其GPT模型的API進行重大更新,包括新增函數調用功能、降低使用成本等多項內容。
簡單來說,OpenAI目前的策略是更重視B端,而非C端。所以如果僅憑C端訪問量下降,就匆忙的下結論說AI大模型“涼了”,未免有些武斷。
落地才是硬道理
OpenAI發行的人工智能模型自去年11月獲得全球關注,到目前已經過去半年有余,在這半年中,ChatGPT徹底火了起來,人工智能尤其是通用人工智能(AGI)在中國市場展現出巨大活力。
今年上半年,A股ChatGPT指數漲幅超70%。此外,根據Choice數據顯示,中證TMT指數今年上半年漲逾23%。其中,通信、傳媒、計算機等與AI息息相關的指數,也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指數中穩穩占據著前三的位置,成為今年上半年最賺錢的領域。
不僅是資本的火熱,產業界也掀起人工智能大潮,各大公司紛紛宣布涉足AI。據梳理,截至7月4日,國內10億級參數規模以上的AI大模型已超80個。
除了百度、三六零、科大訊飛等紛紛公布了自家的大模型,最新的重磅級企業入局消息是字節跳動和京東。
6月28日,字節跳動旗下的火山引擎發布大模型服務平臺“火山方舟”,提供模型調用、評測和推理等多項服務。不過“火山方舟”目前還是一個集成式產品,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京東也宣布將于7月13日發布大模型產品,將其定位為數字基礎設施,重點服務于實體企業。
百度、阿里、科大訊飛、360等企業走在前頭,無疑已經嘗到了AI大模型的甜頭。字節、京東苦苦追趕,也渴望改寫戰局。如今的場面是,似乎萬物皆可AI。
但在AI產業火熱的背后,也許產業泡沫已悄然顯現。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整體成熟度還不夠,技術落地難度大,應用環節挑戰多。樂觀的市場預期導致人們對產業潛力過度看好、行業估值過高,而一旦技術無法有效落地、市場期待無法實現,泡沫就可能破裂。
簡單來說,落地才是硬道理。
此外,近期一輪“減持風暴”正席卷全球AI行業。
國外方面,英偉達(NVDA.US)遭到公司董事以及大股東的減持。
國內方面,昆侖萬維(300418.SZ)、劍橋科技(603083.SH)、三六零(601360.SH)等AI龍頭近期均遭遇減持,減持股東中不乏公司實控人等重要高管。國內AI板塊也在6月底有所退潮,這些現象都值得關注。
不過,機構表示仍然看好下半年AI行業發展前景。
浙商證券研報稱,下半年看好AI應用,因為國內AI應用將迎來政策和需求共振:一方面,大模型監管政策不斷完善,全面商用化的時點漸行漸近。6月2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國內首批深度合成領域的算法發布清單,包括百度、阿里、騰訊、抖音、快手、美團等多個互聯網公司對41個深度合成算法進行了備案。
另一方面,國內軟件的大模型應用產品將在下半年密集發布。OpenAI自去年11月底獲得全球關注,到目前已經過去半年有余,到6月底和7月初,至少5家上市公司舉辦AI產品發布會,說明軟件公司對政、企客戶在大模型相關需求進行了挖掘,并開始籌備和計劃。
本文標題: ChatGPT月訪問量下滑預示著什么?
本文地址: http://3824dh.com/brand/news-bc2ig8084e.html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
2009-2024 黃頁88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12932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561號 京ICP證100626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