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軟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薩提亞 · 納德拉無論是在致全員的年度公開信,還是在與硅谷風險投資人Elad Gil的爐邊對話中,都談及了人工智能將引發的兩大范式轉變:一是重新思考人機交互界面,最通用的交互界面是自然語言;二是用一種全新方式來解釋我們擁有的所有數據和世界上的知識,并進行連接,促成強大的新推理引擎出現。
基于這兩個判斷,微軟正在用Copilot(智能副駕)重塑所有的產品,包括以Github Copilot重塑開發流程,以Microsoft365 Copilot重塑辦公流程,“而Bing Chat本質上是Web Copilot(網絡副駕),Web Copilot和Work Copilot(工作副駕)從某種程度講就是通用代理。” 薩提亞 · 納德拉說。隨后,薩提亞在微軟lgnite2023 大會上宣布,微軟是一家Copilot的公司,Bing Chat更名為Copilot。
從搜索引擎到網絡助手再到通用代理,這樣的定位透露出,薩提亞 · 納德拉對微軟新必應( New Bing)寄予了前所未有的厚望。今年 2月27日,由GPT-4大模型加持的微軟新必應上線,當天全球下載量暴漲了十倍,目前,新必應已經覆蓋全球169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億人次的對話。薩提亞 · 納德拉為何對新必應寄予厚望?下載量暴漲的背后透露出用戶的哪些訴求?AI加持的搜索引擎之變將對產業生態帶來哪些影響?
搜索之變,醞釀已久?
當一個事物進入穩定期,意味著變革已開始暗中涌動。
如果將1989年至1990年間艾倫·埃姆塔奇(Alan Emtage)和同伴開發的Archie算作世界第一個搜索引擎,那么搜索引擎的發展歷史已超過30年。期間歷經20世紀90年代以雅虎、Infoseek等為代表的成長期;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8年以谷歌、微軟、百度等紛紛推出搜索引擎為代表的爆發期;2009年至2022年以谷歌與百度在全球和中國市場份額均超60%為代表的相對穩定期。
2009年年谷歌在美國搜索引擎市場占有率超過65%(數據來自comScore),百度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上的占有率超過60%(數據來自易觀國際),標志著國際、國內的搜索王者之爭塵埃落定,應該說從那時開始到2022,搜索引擎的發展進入相對穩定期。
眼下,搜索引擎的發展遇到了瓶頸。一方面,搜索引擎能夠抓取的內容越來越有限,隨著移動社交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逐漸將用戶與數據視為不容侵犯的企業資產,又或是基于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的需要,紛紛打造了相對封閉的內容生態體系,這意味著,搜索引擎所能抓取、呈現的數據總量雖然越來越大,但因其他友商選擇將內容生態封閉化而無法獲取的(或許更有價值的)信息規模也越來越大。長此以往,搜索引擎的雞肋化將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從發明之初到今年年初,搜索引擎盡管在產品形態方面經歷了從萌芽到勃興再到成熟的發展階段,技術層面也獲得了多輪次的創新升級(例如算法和排名優化、語音和視覺搜索、自然語言理解等等),但從核心功能和用戶體驗的角度看,占據市場支配地位的搜索引擎產品仍舊需要用戶在搜索框中輸入關鍵詞,再由搜索引擎返回一系列相關鏈接和網頁摘要供用戶人工選擇。這與世紀初相比并沒有什么顯著的不同,用戶體驗已呈現出疲態。
用戶對搜索內容質量提升、搜索體驗求變的訴求,已醞釀已久。今年 2月薩提亞 · 納德拉宣布:“Bing和Edge + AI:一種全新搜索方式將會從今天開始”。由GPT-4大模型加持的微軟新必應正式上線,當天全球下載量暴漲了十倍,足見用戶端對于搜索引擎新體驗之變的愿望強烈。
微軟此舉很快引發了全球搜索行業的巨大震蕩,其后,谷歌、百度等紛紛將人工智能引入搜索。2023年8月最新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到,微軟將 ChatGPT 與搜索引擎整合推出“新必應”,首次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搜索領域的應用實踐和發展前景。數據顯示,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后,微軟第一、二季度含搜索在內的廣告營收同比分別增長 10% 和 8%,百度在線營銷和云服務等市場的潛在客戶數量 3 月同比增長超過 400%。
內容與交互之變,加速認知進化?
AIGC與LLM與必應搜索引擎結合,用戶既可以傳統的關鍵詞輸入搜索,又可切換至與“配備GPT-4的必應”進行對話式交互,帶來搜索范式變革,從產品、用戶體驗到生態,全方位重構搜索引擎。
一方面,從“傳統檢索模式”向“對話式搜索和生成模式”轉變,用戶將能夠獲得更體系化、更具邏輯性、更個性化的答案。傳統搜索引擎是從已有的信息中獲取答案,顯示的是一系列的網頁鏈接,用戶需要打開每一個鏈接進行瀏覽,而LLM、AIGC與搜索結合,能夠更準確了解用戶意圖,根據需求整合內容提供生成式的摘要、答案、建議,能夠提供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信息內容,更高效的信息收集方式。傳統搜索強調的是“現存答案”,是已有信息;AI加持的搜索給出是“答案”“建議”,既包含了已經存在的信息,還能給出趨勢性和建議信息,基于對于用戶的理解,能更準確、更個性化地給出用戶想要的信息。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任何一個人想在任何領域取得成功,需要學習1萬個小時,如果把這1萬小時用來閱讀,大約能讀1.8億個漢字,把它換成二進制數據,約為500M左右,而GPT-3用一個月的訓練時間,能將45TB的數據內化其中,相當于匯聚了9萬多個不同領域、經過1萬小時錘煉的專家的集體智慧。這是不是意味著,當用戶提出一個問題,就有數以萬計專家的集體智慧來給你答案和建議?
而AI的生成能力還在進化。如果按照OpenAI的預估,2030年之前會出現AGI(通用人工智能),屆時GPT-10的智商將超越全人類總和,那么如果用戶提問,獲得的是全球最強大腦給出的答案和建議。
另一方面,允許用戶與AI進行長時間、開放式、多模態、多語言的聊天對話的方式來獲取答案,不僅僅是讓問者獲得更精準的答案,也能讓問者在互動過程中觸發思考,啟“智”生“慧”,加速認知證進化。
就像愛因斯坦所言,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只是一個數學上或者實驗上的技巧問題,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思想力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作家、出版人許知遠就曾袒露自己在做十三邀的第六、第七季時遭遇困感,感受力變得遲鈍,這時有可能是某種新的未知維度會出現,要走出困境擺脫困惑,他的做法是很專注地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比如觀察一棵樹的生長,究竟澆多少水,下鋤頭怎么挖,才能不傷害根莖,這樣能夠激發我們從對眼前的那種困頓迷惑之中擺脫出來,這樣的方法是類似“詞語引發詞語,感受激發感受,行為激發行為。”
對話激發好奇心、深化思考力、激發創造力。事實上對話是人類交流和傳播知識的最原始、最自然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同時也是人類啟發智慧、加速認知進化最有效的方式。從中國的《論語》到西方的《對話錄》,分別記錄著中西、方先哲們用對話形式保留下來的哲思。
再一方面,必應開放第三方插件意味著有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到搜索重塑的工程中,搜索引擎變成了一個可以無限延展的平臺。當微軟宣布必應開放第三方插件接入,并構建一個開發者平臺,有人評論說,微軟構建了一個必應的 “APP store”,必應的新想象力空間打開了,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引擎,而是一個平臺。
從這幾個維度看,當我們用LLM與AIGC加持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已經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搜索引擎,而是具備了越來越強大的推理能力,進階為至創意引擎、知識引擎、工作輔助引擎。薩提亞 · 納德拉說:“多年來,我們已將日常生活、地點和物品數字化,并將它們整合成數據庫。這一代人工智能以強大的新方式與數據互動——從完成或總結文本,到檢測異常和識別圖像——幫助我們比以往更快地識別模式和展現見解,強大的新推理引擎將出現”。
創業模式之變,“單人創業家”時代到來?
目前人們與互聯網的交互,搜索引擎依然是重要的入口。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我國搜索引擎用戶8.41 億人,占網民整體的 78.0%。當搜索引擎變成創意引擎、知識引擎、工作輔助引擎,改變的不僅僅是產品技術體驗本身,而更大的影響在于改變創新、創業模式,變成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
就像微信誕生之初,僅僅是一個社交與聊天的工具,誰也沒有料想到它會繁衍成為一個拉動就業與創業的平臺一樣。今天搜索引擎之變,有可能開創一個“單人創業家”的新時代。
所謂“單人創業家”就是 “單人+AI 即團隊”的模式。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張祺表示,“單人創業家”最初是他提出的一個設想和思維框架,旨在挑戰一個人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能做到什么,以及它將如何改變未來的工作方式:當一個人、一個團隊、一個企業組織所能獲取的“單位智能”的能力以指數級增長,而為此付出的成本呈指數下降,他們能做到什么樣的事?員工的工作效能會得到怎樣的提升?當下,隨著 AIGC 等技術的突破,創新的時間軸被極度地縮短,這個問題比我們所預想的更快地得到了答案。
張祺分享了其團隊一個沒有編程背景的產品經理“七天創業”的故事。在短短七天內,僅靠自己和 ChatGPT,她就構建了一個具有搜索定位和長期記憶功能的 iOS 語音聊天應用。僅僅通過訂閱 5 美元/周的 ChatGPT 服務,她就擁有了一個“團隊”,包括前端開發、后端開發、設計師、產品經理、增長工程師、營銷經理、發布經理。如果是在任何傳統公司中構建這樣的產品,由于協調、資源分配、內部審查和管理成本等因素,那么可能需要花費 100-200 萬美元,以及幾個月的時間。
這位產品經理的故事可以在各行各業上演,整合AI能力的“搜索引擎”+“智能副駕”(Copilot)可以讓各個領域的“單人創業家”獲得更高的創新效率、更低的創業成本。
必應身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全球化”,“單人創業家”們的創意、創業可以搭乘必應的“全球化”平臺,實現起步即出海。目前包括必應、Edge瀏覽器等微軟廣告生態體系觸達用戶數為10億。應該說,必應既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搜索方式,也為“單人創業家”提供了接觸全球消費者的新機會和新可能。張祺透露,微軟廣告,上一財年的廣告營收為125 億美元。微軟正進一步拓展廣告業務的規模。在中國,通過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的廣告等業務,在過去的一年里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相關業務仍具有驚人的增長潛能。
必應正在改變創業模式,重塑與之相關的多元生態,其中之一是廣告與市場營銷。有人說,隨著AI對搜索引擎的加持,將會對680億美元的SEO(搜索引擎優化)產生威脅,這個行業將有可能變得過時,SEM(搜索引擎營銷)將會發生新的變革。
事實如此,目前微軟廣告開始為對話式搜索設計“會話式廣告”,其首個推出的是會話式廣告的“對比廣告”,預計下半財年開放內測。與此同時,微軟將推出“廣告副駕”從洞悉趨勢、制定策略、完成創建全過程助力。在這幾天舉行的百度三季度財報電話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表示,百度正在用文心大模型重構廣告系統,包括生成式創意、生成式定向等服務。
而這僅僅是開始,AI不僅僅重新定義搜索引擎,改變生態運作,AI還將影響幾乎所有的行業。就像薩提亞·納德拉所說:“這可能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技術轉折點,不止有助于定義今后的科技產業,還將塑造未來幾十年全球的運作方式。”
本文標題: 微軟bing重構的不僅是搜索引擎?
本文地址: http://3824dh.com/brand/news-s344b83763.html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
2009-2025 黃頁88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12932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561號 京ICP證100626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