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大模型行業爆炸式發展,短短半年時間,就有超過80個大模型產品被發布,即將進入“百模時代”。
這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通用大模型,這一現象,只要走進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展廳,就會得到最直觀的感受。大量公司都展示了自己的通用大模型產品,但僅就觀眾的直觀感受而言,A公司的大模型和B公司的看不出有多大區別。
另外,眾所周知,還有一大批大模型產品正在孕育當中。由此,便產生了一種可能性。既然都基于通用場景進行研發,如此多的通用大模型未來會否形成冗余?而冗余必然會帶來行業的同質化競爭,并引發低毛利,甚至是負毛利。
針對《最話》的這個問題,騰訊云副總裁、騰訊云智能負責人、優圖實驗室負責人吳運聲卻相對樂觀,他認為,現在是大模型發展的早期階段,“只有在不同的領域里面,有更多的資源加入進來,才會嘗試不同的可能性,然后在一個時間點到了,出來不一樣的東西。”
不過,盡管吳運聲認為,不必為通用大模型的未來感到擔憂,同時他也強調不必將通用大模型和行業大模型對立起來。6月19日,騰訊云首次正式公布行業大模型研發進展,并發布了面向 B 端客戶的騰訊云 MaaS(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務)服務解決方案。
而不同于其他廠商,騰訊云所公布的正是一系列的行業大模型,并非一個基礎的通用大模型。包括金融、政府、文旅、傳媒、教育等。基于這些基礎模型,騰訊云的客戶可以加入自己的場景數據,就可以生成契合自身業務需要的“專屬模型”。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曾介紹,騰訊云MaaS是基于TI平臺打造的行業精選模型商店,能夠提供超過50個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除了提供基礎的行業模型,數據方面,騰訊云也推出了基于騰訊云TI 平臺的行業大模型精調解決方案。
盡管在大模型方面已經進行了全棧布局,但在通用或行業大模型的路線選擇上,騰訊率先選擇了后者。
其實,關于這種路線選擇,今年5月的一季度財報會上,馬化騰已經定調,他表示“關鍵還是要把底層的算法、算力和數據扎扎實實做好——更關鍵的是場景落地”。
“通用大模型現階段在面對具體行業的問題上不一定能徹底地解決問題。”在上述交流活動中,吳運聲表示,而騰訊“專注于落地實際的問題,希望在每個特定場景里100%解決客戶的問題,而不是找100個產品解決70%到80%的問題。”
本文標題: 大模型究竟是通用號還是行業好
本文地址: http://3824dh.com/brand/news-ddam5d1c2.html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
2009-2024 黃頁88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12932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561號 京ICP證100626
內容均來源于網絡,錯誤糾正或刪除請發郵件,收件郵箱kefu@huangye88.com